《山东法制报》2025年2月7日
张晓燕 胡科刚
近年来,日照市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投身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用法治激活基层自治活力、释放解纷效能,推动矛盾纠纷“源头解决”“实质解决”,成效显著。
“抓前端、治未病” ,推动潜在纠纷提前防
日照中院以“案结事了人和”为目标,在全市法院部署开展“立审执一体化”改革,做实做细定分止争、实质解纷工作。积极参与“党委领导、多元共治”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持续推动将“万人成讼率”纳入平安建设考评,全力支持配合矛调中心与综治中心建设。
坚持关口前移、案件下沉,大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推行“调立审执保访”全案全责制,27处法庭主动融入地方党委综治大格局,发展村居干部为“司法联络员”,建立“司法联络群”,法官“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诉前指导化解各类纠纷2386件,源头治理“组合拳”效应持续放大。邀请基层矛调力量参与案件调解、执行,促更多基层矛盾纠纷就地解决。全市法院审判执行收案增幅1%,比第一季度下降32.6个百分点,诉前调解及民事生效裁判申请执行率“双下降”。相关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简报》、省委改革办《改革与制度创新》、《半月谈》专题、《人民法院报》头版报道。
健全类型化纠纷化解机制,推动行业纠纷部门管
日照法院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深化十大行业联动,均由分管副市长挂帅,33家政府部门参与,制定48项任务清单,助力协同治理。健全类型化纠纷化解机制,推动物业、金融、婚姻家事、劳动争议、道路交通等纠纷批量处置。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激增,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收案呈快速上升趋势。为“高快好省”预防化解道交纠纷、有效解决群众处理交通事故 “多头跑”问题,日照中院会同市公安、司法、交通、金融监管部门及保险行业协会,建立道交事故一体化处理服务中心,整合“四大调解”以及道交法庭力量入驻,强化法院指导调解职能,推动道交纠纷“分层过滤、一站化解”。
为确保事故伤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日照中院会同交警、保险公司首批对接五家公立医院,建立“保险直赔”机制,让伤者“治疗不花钱、出院即赔付”;对保险限额不足、没有保险或肇事逃逸的,启动社会救助基金予以救助。通过强化行业联调联处,道交纠纷同比下降7.4%,保险公司万单成讼率连降10个位次。
近年来,人民法院婚恋家事纠纷收案多、占比大,且呈现易反复易激化、法结解心结在、“民转刑”风险高等特点。为深入推进家事纠纷抓源促治、强基固本,夯实平安家庭“基本单元”,日照中院推动全市基层法院因地制宜将案件下沉基层村居、社区,借助村居干部、大嫂调解员等矛调力量,联合实质化解家事纠纷,推动家事纠纷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
经开区法院挂牌成立“幸福护航”家事调解中心,聘请20名村妇女主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法院的特邀调解员,莒县法院争取县妇联在6处人民法庭各派驻两名村妇女主任担任人民调解员,岚山区法院联合民政等8部门成立家庭教育联合指导工作站,联合基层调解力量开展家事矛盾排查化解,推动家事纠纷就地解决,以家事“微治理”促进社会“大平安”。全市法院2024年婚姻家庭纠纷诉讼收案3870件,同比下降9.7%。其中经开区法院家事纠纷收案下降20%,岚山区法院家事纠纷收案下降8.5%,莒县法院第四季度离婚纠纷下降43%。
会同市人社局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机制衔接,对涉及重点企业、重点群体纠纷,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联动研判化解,统一裁审尺度。对当事人争议较大、调解不成的纠纷,发挥“首案”示范作用,快立、快审、快结,促进“审理一案,治理一片”。全市法院妥处一审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纠纷4664件,有效应对多发势头。
坚持“办案就是治理”,推动诉讼纠纷实质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卡等小额金融纠纷增长快速,该类案件标的额小、体量大,诉讼追偿成本高、效率低,也增大当事人失信风险。
为推动更加高效、低成本化解该类纠纷,日照法院聚力在“诉”上做减法、在“调”上做加法,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在全省率先打造“金融机构自行催收为主、赋强公证为辅、法院执行兜底”的“三元递进式”小额金融纠纷化解模式。工作中,指导市金融调解委员会在日照银行等4家银行创设“金融调解工作站”,聘任律师驻站,以利息优惠或分期还款等方式,促成贷款人主动还款。对不能一次性还款的调解协议,对接公证处降低60%收费标准,以赋强公证方式增强协议法律效力。对经赋强公证仍不履行的小额金融纠纷,法院强制执行兜底,提高执行效率。
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共指导银行自行催收小额贷款593笔1.25亿元、赋强公证370笔2001.3万元,小额金融诉讼收案同比下降94.53%,实现更多纠纷前端批量化、实质性解决,也加速逾期客户信用预警与修复。
日照法院坚持“办案就是治理”,加强诉中全面审查、实质化解,既查清案件事实,又找准纠纷成因,做到“法结”“心结”双解。树牢“案件到我为止”理念,推行立审执一体化改革,强化全流程调解,变“结案了事”为“案结事了”,89.3%的案件一审即服判息诉。推行巡回审判、“示范诉讼+集中调处”等机制,实现“裁判一案、化解一片”。落实“有信必复”,妥处涉诉信访案件381件,逐案回复比率全省领先,群众满意度98%。有关做法入选“全国法院督察工作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