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山东法制报》莒县:司法路上的坚韧与柔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07日

《山东法制报》2025年3月7日

  □阚明贞

  闺女好奇地问我:“ 哪吒的爸爸是李靖,那他妈妈叫什么啊?”我温柔地回答:“她叫殷夫人。”闺女眨巴着眼睛追问:“她怎么没有具体的名字啊?”我轻叹一口气,解释道:“在古代,很多女性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这是因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闺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她突然兴奋地喊道:“妈妈,我知道了!花木兰有名字,因为她是个很厉害的人!”作为新时代的女法官,我时常在司法实践中与这位传奇女英雄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当花木兰那句“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誓言回荡在耳边时,我仿佛看到了她在审判台上绽放出的新光芒。

  在处理一起涉及银行、借款人和房产公司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时,预告登记权利人能否优先受偿以及房产公司的担保责任应否免除,成为了案件的争议焦点。由于该预告抵押登记发生在《民法典》施行之前,且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并未明确规定预告登记权利人的优先受偿权,而《<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则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充分考量各方利益与预期后,我最终确认了预告登记权利人的优先受偿权,并判令免除某房产公司的阶段性担保责任。该案作为典型案例在主流媒体上进行了宣传和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也接到了许多相关法律咨询的电话。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法律强大的指引力量,也激励着我在今后的案件审理过程中要更加努力实现案件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当花木兰脱去战袍,变回温柔的姑娘时,我深知女性特有的柔情在司法审判中也能成为化解矛盾的强大力量。

  在一次抚养费纠纷的庭审结束后,10岁的小鱼轻声对我说:“法官阿姨,其实……我想见见妈妈。”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的柔软之门。我意识到,对于小鱼来说,或许抚养费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与母亲的分离却可能成为她一生的遗憾。于是,我化身“亲情信使”,倾听母亲赖某的难言之隐,陪伴小鱼倾诉成长的孤独。最终,这对母女在分别多年后再次相拥而泣。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已经化作了孩子眼中的星光。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军旅生活艰苦无比,花木兰咬牙坚持,积蓄力量,绚烂绽放。她的坚韧精神激励着她的同伴,也激励着今天的我们。

  在张某与李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被告李某因急于送货未参加庭审。我仔细翻阅了原告手机里那 187页的聊天记录,发现了塑料袋存在的质量问题。为了让“案件到我为止”,实现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我决定采取“背对背调解”和在微信群“面对面沟通”的方式做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经过连续 3天的对账以及一整天的反复协商,双方终于就分期还款方案达成了一致意见。 为防止被告拖延付款,我在手机上设置了备忘录,在约定时间快到时就给李某发微信提醒。最后一笔款项支付完毕后,李某发来信息说:“法官,你把老百姓的小事当大事办,咱也不会让你失望。”这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深切感受。

  从《木兰辞》的古韵到《民法典》的现代光辉,从烽火连天的传递信息之台到庄严公正的审判之台,花木兰所展现的责任担当、智慧温婉、英勇坚韧,跨越千年的时光长河,依旧熠熠生辉,激励着我在司法道路上砥砺前行。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我将继续从历史的深邃回响中汲取不竭的动力与智慧,继续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征途中勇毅前行。

关闭

版权所有: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日照市泰安路55号 电话:0633-8782466 邮编:27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