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
乳山市人民法院乡村是国家大厦的根基。多年来,乳山法院人民法庭不拘泥于传统的升堂断案工作模式,而是聚焦基层群众急难愁盼和堵点痛点,创新延伸审判工作职能,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用法治手段助力乡村振兴。
找准一个点,果园普法助推法治观念入民心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田间地头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10月24日,乳山法院诸往法庭聚焦近期苹果上市、贸易纠纷易发的情况,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送法进果园”活动,到辖区果园,与果农面对面、心连心,闲话家常,引导果农知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乡村振兴与惠民普法齐头并进。
依山而上,望着小路两侧挂满苹果的树杈,闻着乡间独有的泥土的气息,干警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爽与舒适。沿途,干警们在苹果树下与果农深入交谈,了解今年苹果的长势、产量以及销售情况,对果农们提出的如何签订购销合同、如何保障网上交易安全等法律问题进行耐心解答。果园里,还有一些群众负责将收来的苹果按照大小成色进行分类,完成苹果的装箱工作。原来,他们是受果商所雇,按天领取工资。干警向他们讲解雇工用工的法律知识和注意事项,扫清群众的法律知识盲区,引导群众树立维权意识。
干警一路走,一路讲,不知不觉间来到一处苹果收购点,不断有果农们开着载满苹果的拖拉机赶来,等在那里的果商们忙着给苹果称重,旁边还有专人负责记账。针对交流过程中发现果农与果商之间的买卖交易多采用口头约定的现象,干警对买受双方提出相关建议,并现场起草合同模版,供双方使用,以规范交易行为,保护买受双方的利益。
“我们诸往法庭在办案之余,靶向对接重点行业,主动下沉田间地头,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法律咨询等方式主动搭建起与群众互动交流的平台,以‘案例+法条’的方式,面对面讲解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知识,把脉问诊,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诸往法庭庭长曲龙江如是说。
面对近年来居高的案件态势,乳山法院人民法庭不断转变司法理念,逐渐从“单纯办案”向“治理预防”转变,将法庭的职能重点由“治”走向“防”。2022年以来,乳山法院设在乡镇的4处人民法庭先后开展送法下乡活动16次,解答群众法律问题120余个,有效避免40余起纠纷进入诉讼程序。特别是9-10月份,诸往法庭、冯家法庭聚焦辖区乡镇系果业种植大镇的现实情况,结合苹果收购,讲解务工以及果品购销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切实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串好一条线,微法庭一站式诉讼服务暖人心
为方便群众诉讼,乳山法院在辖区乡镇设立“微法庭”,“微法庭”借助互联网、多媒体设备以及“移动微法院”等智能化技术,搭建与法院的网上视频连线,将诉讼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乡镇,群众足不出户,在家便可实现网上立案,在家门口的“微法庭”即可实现线上调解、互联网庭审,既让当事人“少跑腿”,也方便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参与纠纷化解。
育黎“微法庭”设在育黎镇综治中心,由诸往法庭、育黎镇综治办、司法所以及辖区内各村村委会共同维护运转。诸往司法所的郑所长,是育黎“微法庭”的特邀调解员中的一员。前些日子,村民吴某和邻居张某因家门口排水沟问题发生争执,致使吴某受伤,住院花费医疗费4000余元。此事一出,原来和谐的邻里关系瞬间降至冰点。针对赔偿事宜,村干部多次组织调解未果,于是吴某便找到郑所长,希望解决此事。调解当日,郑所长邀请诸往法庭邢海燕法官一同到现场进行调解指导。“你们是邻居,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通过调解,态度和缓下来,今后的相处就容易多了。”最终,在邢海燕法官与郑所长情法兼顾的共同劝说之下,吴某和张某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张某当场给付赔偿款3000元,矛盾的圆满解决,使邻里关系得以恢复。
特邀调解员通过“微法庭”调处纠纷,调解效果更好。究其原因,郑所长坦言:对于有些案情复杂的纠纷,由于法律知识有限,特邀调解员调解起来会比较吃力,甚至不太敢去调解。有了“微法庭”,法院的员额法官会给调解员作指导,大家处理起纠纷来更有底气、更能服众,乡亲之间也就更和谐了。
乳山法院现已建成7处微法庭,人民调解员、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庭干警以微法庭为阵地,联动联调,将相当数量的基层矛盾化解在镇街,最大程度节省群众诉讼成本,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撑起一个面,府院联动共建和谐美好新农村
近日,乳山法院诸往法庭针对本辖区内三个乡镇2022年1-8月受理、审结纠纷情况,从纠纷分布、纠纷类型、调解比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乳山市人民法院诸往法庭2022年1-8月所辖乡镇涉诉情况分析报告》,辖区各乡镇政府结合《报告》中的意见建议从完善机制、队伍建设、加强普法等方面积极回函,共同就进一步加强府院联动,强化诉源治理,提升行政机关解纷能力水平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法庭与政府联动,以最大限度发挥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在矛盾纠纷解决中的各自优势,这是乳山法院延伸司法职能,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又一生动实践。
诉源治理不仅是将进入法院的案子进行分流调解,发挥人民调解员等社会力量参与多元解纷,更包含着让司法回归纠纷化解最后一道防线的内涵,通过人民法庭与乡镇党委共同发力,加强诉源治理,将大量家长里短、简易普通的纠纷通过协商和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快速解决,不仅减少大量纠纷进入诉讼环节,还有助于及时修复破损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形成睦邻友好、和谐友爱的乡风民风。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下沉普法,立足乡镇微法庭一站解纷,主动融入党委领导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乳山法院人民法庭将不断丰富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新内涵,发挥人民法庭社会治理排头兵、服务群众先锋队的作用,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版权所有:乳山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46号 电话:0631-6870666 邮编:264500